top
icon-mail-alt phone
X

提高網站可用性的6大原​​則

分類 精選文章
發佈日期 2014 , 10 , 13
觀看人數 5618
回應 0

通常,網站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網站有傑出的創意和設計。這樣的網站會讓你發出「Wow」的讚嘆。但是,不幸的是,除了好設計,他們沒有更多東西了。

第二種網站缺乏創意和設計,但是你在上面可以立刻找到你想要的東西!但是你會因為他們在視覺上缺乏吸引力而關掉它嗎?

最佳的網站是將可用性和視覺吸引完美結合的。這樣的網站會吸引你持續造訪它。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來說,這是最好的類型。
好看的網站如果不能讓用戶持續
造訪、增加使用轉換率、或者達成銷售目標,那它就沒有任何價值。
如果你希望他們回來,而不是僅僅是發表完讚美後轉身離開。你就不應該僅僅滿足用戶視覺上的愉悅。 如果你的目標是希望用戶會回頭持續訪問你的網站,成為忠實用戶,那麼你應該考慮提高網站可用性和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原則。

讓我們開始聊聊提高可用性的幾個簡單原則吧。

 

一、不要讓用戶思考

這是最重要的提高可用性的原則,由 Steve Krug 在他的書《Don't Make Me Think》中提出。 設計師的必讀書籍,在《超讚!設計師完全自學指南》中強烈推薦過,還附有PDF下載呦。 網頁應當讓人一上來就理解。用戶下意識地就知道哪裡可以點,點哪裡可以獲得他們想要的東西。完全不用多想。 做到這點毫無疑問會讓你的用戶感到愉悅。我們拿 MailChimp 來做個經典例子

MailChimp

MailChimp 的這個頁面非常簡單。提高可用性其實無需做什麼開創性的設計,只需讓對的東西出現在對的位置就可以了。

 

二、避免「選擇恐懼症」

當一個人面對太多選項的時候,他們往往會不做任何選擇,或者選擇一個已經最熟悉的選項。這種「選擇恐懼症」不僅僅出現在網頁上,在生活中也很常見。比如在咖啡館面臨寫在黑板上上的各種咖啡名的時候。「選擇恐懼症」真讓人困擾,它會讓人放棄選擇,或者選擇回到他們已經熟悉的地方。

新用戶應當完全不用糾結於下一步點哪裡。MailChimp的這個頁面在這方面也做得非常好。

技巧:最必要的選項一定要著重強調,比如「免費註冊」這樣的重要操作按鈕。而其他的選項則可以收進「更多」,這樣可以有效避免在一個頁面上出現太多選項。

不重要的選項可以收進「更多」

 

三、立刻給用戶他們想要的

用戶在瀏覽網站的時候,跟他們在傳統線下商店閒逛很像,並不會檢視所有細節,他們只是在尋找他們真正需要的東西。用戶在網站上並不會逐字閱讀,他們只會隨意瀏覽。一旦有什麼東西滿足了他們的需求,他們就會點擊打開。

經驗:不要讓用戶覺得「這看上去要讀很久」。

比如可以通過視覺化手段來滿足這些快速瀏覽者的需求。

四、要有「搜索」

你的網站提供的內容要符合用戶的需求,搜索就有意義。尤其像維基百科這樣擁有大量的不同領域內容的網站,「搜索」功能是必須的。

維基百科的搜索

順手奉上搜索框的最佳典範:

  • 搜索框要在所有頁面都有,而不僅僅出現在首頁。
  • 搜索框要夠長(比如Google的),讓用戶方便地查看和修改。
  • 搜索框要智能。用戶在搜索的時候,可以把類似的「常見搜索詞」提供給他參考。另外,在用戶輸入一個詞的時候,你可以在下方直接提供一些「推薦結果」。蘋果官網的搜索是這個最佳實踐的好例子。

 

五、了解你的用戶

年輕的極客熱愛探索新事物。有點複雜的網站,如果有好的內容,會對年輕人產生強烈的興趣。他們也許還會好奇地探索所有選項,點擊所有按鈕。比如Gamestop,曾有一次我花了數小時在這個網站上,根本沒有意識到它有點難用。

而成年人情況就不一樣了。他們更保守,更愛簡潔,而且會更抗拒新事物。

因此,在設計網站的時候還要把你的目標用戶群體考慮進去。

以Google為例,用戶群體非常廣,但是沒有人會遇到使用障礙,因為它在簡單和功能性上做到了非常好的平衡。

再來幾個快速技巧!

  • 用戶經常會忽略那些看上去非常像廣告的東西,他們注意到了廣告,但仍然會無視它。試著不要出現看上去像廣告的元素(例如,在網頁右側的塊狀信息)。
  • 如果你要求註冊,衡量下用戶的時間,盡可能減少需要填寫的選項數量,只留下最重要的。
  • 允許「一鍵退訂」。
  • 永遠不要忘記手機用戶。做響應式設計!
  • 不要讓用戶只依賴瀏覽器的前進後退。如果他們需要「返回」,讓他們用網站上的「返回」,而不是瀏覽器的。
  • 讓設計服務於內容。
  • 強調鏈接。通過鼠標移到文本上去出現指針變化才能鑑別出一個鏈接是災難體驗。

六、測試

測試,這是成功提高網站可用性的關鍵。我們一開始說過,有無數方法去設計、製作和維護一個成功的網站,儘管去試吧,試過之後,請一定要通過測試檢查效果,不斷改善,以不斷獲得更好的成果!

 

加入「奈思創藝臉書」跟「奈思創藝G+」更多創意新聞!

原文網址/Source

分類 精選文章
發佈日期 2014 , 10 , 13
觀看人數 5618
回應 0

Leave a reply

名稱
Email
Post
0 Comments